当前位置:首页>热点

胜利记忆丨93岁抗美援朝老兵,历经战争与和平

2023年08月12日 编辑:焦晋伟

 

身穿着浅蓝色的衬衣,胸前佩戴着数枚金光闪闪的勋章。8月10日,当已93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战士韩继钧老人步入太原工人文化宫《意志战胜钢铁》纪念展,近百位前来参观学习的年轻人向这位老人致以最热烈的掌声。

虽拄着拐杖,韩继钧老人双脚有力,腰杆笔直,精神矍铄,大声说:“我就想来看看,看看这些70年前自己在战场上所使用的炮弹、武器。看着前辈英烈的名字,我非常惭愧。他们的宝贵精神和英雄事迹永垂不朽!”年轻人围绕着老人,想听老战士讲讲过去的故事。

 时光回到1950年。“那时,我所在的志愿军统帅预备队独立高炮第三十二营就驻扎在安东市(今辽宁丹东市)六道沟,位于鸭绿江大铁桥南,与朝鲜新义州隔江相望。”老人的讲述,带领大家回到了那个火热的年代。“站在桥边,我们看到一列列火车满载着武器弹药、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开往朝鲜战场;一辆辆军用汽车载着志愿军战士,雄赳赳、气昂昂地前行,汇做钢铁的洪流……”1951年6月25日,韩继钧与战友们做好行军作战的准备,在夜幕掩护下,浩浩荡荡地向朝鲜战场进发。面对沿路的残垣断壁、被损坏的坦克、火炮、汽车,以及无数炸弹坑,战士们内心充满悲愤。作为侦察参谋、参谋长助理,韩继钧负责在行进中联络部队,骑上自行车穿过枪林弹雨,及时传递行军路线图。

在守卫临津江桥的一年中,部队与敌人对空作战近百次,平均3天就有一次战斗。韩继钧清楚地记着,一次护桥作战时,敌人的F-51型战斗机杀伤力尤其大,是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付德国法西斯的主力战机,大家称之为“黑寡妇”。“那一次,指挥员一声令下,所有炮口对准敌人的飞机一同开炮,一串串密集射出的炮弹组成一道火网。一声巨响后,敌机坠毁在不远处的山头上。”韩继钧回忆道,“在飞机残骸里,战友们发现一只飞行员破旧的皮夹,里面还有一张包括我国东北地区的地图。”

 还有一次,敌人从早上到黄昏不间断轰炸,共出动30多批次、近百架F-51型机,阵地四周一地火海。“为了节省弹药,我们发扬刺刀见红的顽强精神,在距离敌人最近的位置开火,还有战士用铁锹向空中扬起沙尘,模糊敌人视线。最终击落3架敌机,有两位同志壮烈牺牲。”韩继钧感慨道,“这是我们营入朝作战以来战况最激烈、损失最严重,也是成果最辉煌的一次战斗。”

晚年的韩继钧回到家乡榆次养老,几十年如一日秉持着军人的一贯作风,严格自律,规律生活。老人的女儿韩光说:“父亲每天坚持锻炼走路3公里,在临近90岁时学会上网,亲自打字将戎马生涯写成一本厚厚的回忆录,这是给予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。”

 回忆录中,韩继钧老人迈着矫健稳重的步伐,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,沿着当年党和红军走过的路,寻访先烈艰苦卓绝的征途。韩老说:“我有幸看到,在这片红色土地上,70年前的贫穷落后荡然无存,如今沃野千里、良田万倾,还有崭新的民居和高楼。作为曾为此浴血奋战的老兵,我发自内心地骄傲和自豪。”(记者 焦晋伟 侯琎)